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」是法治精神的本意,然而單憑一系列法規和普通法案例,是否就能彰顯公義?當証據與人情角力,法律與良知對峙,平等和公義還如何彰顯?我們常說「公義不但要被實踐,更要在人前彰顯。」(“Justice must not only be done, but must also be seen to be done.”)
林天敏律師,一個初出茅廬的事務律師,作風爽快率直,她從事法律,卻不為名利而為公義。她親力親為,每辦一宗案件,必定親自前往案件的現場,約見每個關鍵人物,她要從細節裡找出端倪,令每宗訴訟有必勝的把握。由於對公義有堅決的執著,天敏有時太專注案情,開始出現肓點,遇上深沉的對手和証人,她嘗到了失敗的滋味。天敏察覺需要對「公義」重新理解,在法律的灰色地帶走出迷團。
正當這時候,天敏所屬的「高唐律師樓」高級合伙人高永年因為移民而退股,另一位城中著名的資深律師沈國熙接掌「高唐律師樓」,使之成為「沈唐律師樓」,沈國熙更成為經常指點天敏的恩師,天敏亦因此重拾信心。這位恩師給天敏的第一個難題,是她初入行,又經常接受窮人的官司,如何能夠為律師樓保持穩定收入?恩師給她的第二個難題,是當法律處於灰色地帶時,「公義」和証據出現對立,她如何取捨?為了伸張正義,能否捨棄一些道德價值或做人原則?
其實沈國熙並不打算阻止天敏替窮人打官司,因為天敏就像他年輕時一樣見義勇為,熱心助人。然而,為了能令律師樓保持穩定收入,他要求天敏在接受報酬微薄的案件以外,必須偶然替城中富豪處理訴訟。這一切對天敏來說,無論在專業上,在人情上都是一項挑戰,亦是她樂於接受的。天敏將如何踏出她的第一步?
《法網有情》小說即將推出,作者:康竹君。
Subscribe to:
Post Comments (Atom)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